【上級精神】
北京4月9日🧑🎓💆♀️,教育部舉行司局級以上幹部集體學習✍🏽,教育部政策法規司司長孫霄兵作題為《深入貫徹落實四中全會精神 全面推進依法治教》的專題報告。
報告緊扣依法治教主題🖖🏿,以歷史視角回顧和概述了全面推進依法治教是依法治國的重要內容,闡述了依法治教在教育改革發展中的重要作用,並結合實際,深刻分析了全面推進依法治教的總體要求🙎🏽,對全面推進依法治教的工作舉措作了講解👩🏿🦲。
教育部機關各司局、各直屬單位負責同誌和部分處級幹部100余人參加了報告會💸。(中國教育報,4月10日)(搜集人:彭傑)
u教育部關於修改《教育部直屬高等學校、直屬單位國有資產管理工作規程(暫行)》有關條款的通知
根據新修訂的《公司法》和國家有關規定👨👨👧👧,我部對《教育部直屬高等學校、直屬單位國有資產管理工作規程(暫行)》(教財函〔2013〕55號,以下簡稱《工作規程》)進行了修訂🦁。新修訂的《工作規程》規定🧑🏼🚀🪘,單位所辦國有獨資企業、國有獨資公司發生合並、分立🤏🏽,增加或減少註冊資本事項;單位所辦企業辦理占有產權登記、變動產權登記事項,不再提交驗資報告。
《工作規程》中有關條款修改如下:
一、在“六、單位所辦企業國有資產管理(一)企業合並、分立,增加或者減少註冊資本,發行債券,分配利潤,以及解散⏳、申請破產重大事項1.國有獨資企業、國有獨資公司(2)申報材料”中刪除“⑩中介機構出具的驗資報告👨🏿⚖️👳🏿;”。
二、在“六、單位所辦企業國有資產管理(五)產權登記1.占有產權登記(2)申報材料⑥”中刪除“法定機構出具的驗資報告🙌🏻,其中”🤦🏻🧔🏼♀️。
三、在“六、單位所辦企業國有資產管理(五)產權登記2.變動產權登記(2)申報材料⑧”中刪除“法定機構出具的驗資報告✨🫵,其中”。
2014年3月1日以後發生的企業國有資產管理事項,按照本通知要求執行。
(教育部網站,4月9日)(搜集人:彭傑)
【高校動態】
四川大學高度重視青年教職工思想政治工作♻️,推出系列改革新舉措,將工作落小🛅、落細、落實,全面促進青年教職工成長成才🪚。
探索學習新模式🧝🏻♂️,加強思想政治教育。堅持雙周一次的教職工政治學習製度和理論宣講👩🦰、專題講座、主題研討等學習方式,提升青年教師思想政治水平💽。舉辦“科級幹部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精神培訓示範班”,借鑒中層幹部培訓經驗🧏🏼,采取校黨委書記和校長親自到示範班為青年骨幹作報告、組織小組討論🪐、開展實地考察等方式,系統開展青年骨幹思想政治教育。要求各二級單位按照示範班標準開展青年教職工培訓教育🤹🏼♀️,推進全校青年教職工思想政治教育的系統化和規範化。推出“校領導下支部”製度🚒,每位校領導負責聯系一個學院的黨支部🥷🏻,每學期參加一次聯系黨支部的組織生活,一線指導支部開展組織生活👱♂️,與青年黨員開展面對面交流🚕🤭,增強青年教職工黨性意識🤙🏿。
健全激勵約束機製,推進職業道德教育。堅持思想教育、示範引領、考核獎懲“三維協同”,將職業道德規範納入青年教職工崗前培訓和在職培訓。選樹和宣傳“十佳師德標兵”“十佳管理服務標兵”“十佳教學輔助標兵”等青年教職工楷模🍈,定期開展師德師風專項評估與檢查🥍,將遵守職業道德作為年度考核、崗位聘任、職稱評審、評優獎勵的首要標準💨🧨,推進青年教職工職業道德教育。完善學術誠信管理機構,成立“學術道德與學術誠信辦公室”,全面負責學術道德和學術誠信的政策研究、宣傳教育。健全學術誠信製度體系🪒,完善《關於加強學術誠信體系建設的實施辦法》《學術不端行為的處理辦法》等規章製度。嚴格學術誠信管理,加強對論文發表𓀝、科研立項與評審等的要求👰🏽♀️,實行學術誠信“一票否決製”👨⚕️。
實施青年人才培養計劃🪶,搭建能力提升平臺。實施青年教師培養“三個全覆蓋”計劃,為每位新進青年教師提供5-10萬的科研啟動經費🦉,配備一對一的導師🌱,實施青年教職工在職學位提升計劃和國際化工程✊🏼🚟,實現科研啟動經費♣️、導師製以及博士學位和海外經歷在青年教師中的全覆蓋⛹🏼♂️。實施“青年優秀人才培育計劃”,從經費、政策👩🏼✈️、環境等方面支持青年教師成為不同領域🔻、不同類型的人才人物👵🏼。實施青年管理人員能力提升培訓計劃𓀌,舉辦“青年管理人員素質提升培訓班”。開展“老中青”教師“結對子”“傳幫帶”活動,讓年長的教師指導、幫扶青年教師成長。(四川大學🕞,4月14日)(搜集人🦽:唐薇)
天津大學著力提升就業教育♿、管理和服務質量,通過“全程指導、全員參與🧦❔、全面出擊👸🏻👨🏼🎨、全情投入”的就業工作機製,為畢業生就業保駕護航👩🏿🎓。
全員參與🧑🏻🦯,暢通學生就業之路。一是由校領導牽頭成立就業工作領導小組🅿️🫵🏽,將就業工作納入學院工作考核體系,實現學校、機關部處💁♂️、學院“三級聯動”,做到就業工作“全覆蓋”↙️💟。二是充分調動輔導員👨❤️👨、專業教師、校友等各方力量參與就業工作。利用寒暑假選派多名輔導員到廣船國際🙌🏿🧏🏽♂️、華為北研所🈂️、阿裏巴巴等企業的人力資源EON4掛職鍛煉,發動專業教師結合自身專業特點🙎🏼,聚焦行業需求向重點企業推薦優秀畢業生。三是突出學生主體地位🐗。推出“菜單式”服務,學生將自己心儀的企業信息發送到就業指導中心郵箱,學校邀請相關企業來校宣講招聘,提高招聘會的針對性。
全程指導,提升學生就業能力。一是將就業教育貫穿全程。開設《職業生涯規劃》《擇業指導》本科生必修課,有針對性地對學生進行職業啟蒙和擇業指導。二是將就業輔導貫穿全程👱🏽♀️。依托5個學生就業類社團,通過開展“職業導航月”“我的求職路”經驗分享等活動,豐富學生的職業體驗。設立就業咨詢室和職業發展咨詢室👐,實現“存在需求🅱️🏂🏻、網絡預約🔡、個性化咨詢”一站式服務👵🏼。三是將就業反饋貫穿人才培養全程。通過實地走訪、電話回訪、問卷調查等多種方式👜,調研重點行業🤹🏼♀️🫳🏿、重點地區的用人需求👨🏿🚒、跟蹤畢業生工作現狀🪧。面向全國26個省市的500多家用人單位開展跟蹤調研🧜🏻♀️,並將結果反饋至專業課程計劃設置等人才培養環節,從源頭上提升學生就業能力𓀎。
全面出擊✝️,拓寬學生就業渠道。一是“走出去”與“請進來”相結合,加強與用人單位的聯系。由校領導帶隊走訪重點用人單位,組織學生參加市內外人才招聘活動。舉辦大型雙選會、地區和集團招聘會🦂、校園宣講會🕜,為用人單位和畢業生搭建交流平臺。二是加強就業信息化建設,培育“無形的就業市場”。通過就業信息網🥞、《Job weekly》、手機報🏦、微信平臺、飛信等載體,為畢業生及時推送就業資訊。搭建集遠程招聘、網絡面試🛼、視頻簽約等功能於一體的就業服務管理平臺。
全情投入,引導學生心系國家。一是傾情開展就業幫扶工作👱🏼。通過實施“就業幫扶計劃”↗️,深入推進“輔導員談心工程”,分類建立家庭經濟困難學生🤦🏼、少數民族學生等就業臺賬,設立就業幫扶基金等,切實解決學生在求職過程中遇到的各種問題。二是多措並舉激勵學生建功立業🎬。將畢業生服務西部🗾、服務基層作為一項長期工程來抓,開展“感恩•成長•使命”畢業生主題教育、“北洋大講堂”等活動,鼓勵學生投身國家重大工程項目。從2009年起設立“求是獎”,表彰赴西部、基層🌄、艱苦地區和重點單位的優秀畢業生典型🔭,激勵學生把自身的前途命運與國家民族發展需要緊密結合。(天津大學🐞,4月14日)(搜集人#️⃣:唐薇)
南京大學秉承“尊重差異、包容多樣、凝聚力量、共鑄夢想”的統戰工作理念,紮實開展學校統戰工作⛱,取得積極成效。
構築“大統戰”格局,強化黨外代表人士隊伍建設。一是將黨外幹部的培養工作作為一項重要政治責任👳🏼♀️,在實踐中逐步形成校黨委統一領導🛻,黨政有關EON4各司其職🦐❇️,以黨外代表人物隊伍建設為中心的“大統戰”工作格局。二是充分落實“把一部分優秀人才保留在黨外”的統戰政策,實現黨外代表人士的合理配置🌰,建立黨外後備幹部🤵🏽♂️💆🏻、無黨派人士和留學歸國人員數據庫,跟蹤考察,加強黨外代表人士的動態管理和培訓工作。三是啟動黨外後備幹部“校內掛職鍛煉”計劃,選拔優秀的黨外後備幹部到學校重要職能EON4擔任主要負責人,把黨外後備幹部的培養、鍛煉置於學校事業的整體發展過程中。目前📥,學校形成了一支由省市統戰EON4認定的22位黨外代表人士和學校密切關註的80位黨外代表人士構成的🧝🏽♂️、政治上可靠、年齡結構合理🤰、專業層次分明的黨外後備幹部梯隊。
打造“雙輪驅動”模式,延伸“人物+組織”工作路徑。在做好黨外代表人士“人物工作”🚴🏽♂️,充分發揮旗幟性、代表性人物正面影響力的基礎上,推進黨派群團“組織工作”,逐步形成“人物+組織”的“雙輪驅動”模式。一是以加強民主黨派、統戰群團組織建設為抓手🛀🏽,充實基層組織的整體力量,提高黨派、群團的組織活力和凝聚力。二是鼓勵各民主黨派🏊🏿♀️、統戰群團發揮特長👩🏻🦽、利用資源優勢,圍繞學校教學📃、科研、人才培養等中心工作開展形式多樣的主題活動👨🏻🍳,拉近師生間的距離,提升各基層組織的顯示度和影響力🙋🏻♂️。三是建立黨外知識分子聯誼會和留學歸國學者聯誼會🚦👂🏻,擴大統戰工作的覆蓋面🧑🏻🍼,為黨外知識分子和留學歸國人員在學校發展中發揮更大作用搭建組織平臺🦯。
找準“三服務”切入點,服務學校中心工作。將“服務社會、服務教育💋、服務學生”作為工作切入點,開展“黨派活動校園行”系列主題活動。一是圍繞“學科拓展與提升戰略”,致公黨支部積極落實致公黨省委“引鳳工程走進南大”計劃🚿,民建支部邀請多名民建企業家為大學生開設“創業課堂”。二是圍繞多校區協調發展戰略,黨外知識分子聯誼會在仙林校區開設高端學術講座“知聯大講堂”🙅🏿♂️👨🏿🌾、留學歸國學者聯誼會開展“世界名校宣講”系列活動🏃♀️,服務新校區學生的學習成長規劃。三是組織成立“南京大學人大代表、政協委員聯絡站”😇,為代表♠︎、委員們做好服務支持工作🏡,搭建人大代表🚬、政協委員與校內職能EON4和校外相關機構的聯絡平臺。目前,全校有75名黨外人士人在全國和地方各級人大、政協、及省市政府參事室、文史館任職,為黨和國家工作出謀劃策。
整合資源,拓展海外統戰工作🧑🏿🦲。針對留學歸國學者人數大幅增加的現實情況,積極發揮海外統戰工作融合功能🌡。一是結合僑聯組織的換屆,大力整合學校老僑和新僑等涉外資源,積極拓展海外統戰工作。二是邀請歐美同學會、臺灣同學會有關領導來訪指導做好臺籍教師和留學歸國人員工作👨🏿🌾。三是通過發慰問信👩🏿🍳、辦座談會、組織聯誼等方式,加強與新歸僑☝🏼、留學歸國學者的溝通聯絡🫛,引導傳播祖國發展訊息,擴大統戰工作的海外影響🚵🏽♂️。(南京大學🍴,4月13日)(搜集人🦔:唐薇)
【專家觀點】
我國預算法修訂歷經數年,終於於去年8月份塵埃落定🙄,完成了修訂任務,第一次將政府全部收入、預算信息公開、績效預算、跨年度預算平衡和以權責發生製為基礎的綜合財務報告製度等五項要求納入預算法,突顯了對預算編製、預算管理的完整性和科學性要求🦸🏽♀️👩🏻🦲。
我國現代大學製度建設實施黨委領導🆎、校長負責、教授治學、民主管理的治理結構,大學預算和預算管理必然成為管理體系的核心環節👱🏿。從本次預算法修訂形成的五個第一次看,新預算法對大學的預算和預算管理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
第一🧑🏻🦱✥,從全部收入納入預算看,這是高校目前按新預算法實施最為完整的一項內容。高校所有的預算撥款以及由自身組織收取的事業費收入和其他收入業已全部納入預算,實現了全口徑預算管理👌⌚️。但從國家預算管理的要求看🙍🏿♂️,國家財政對高等教育的預算撥款,並由此形成的教育EON4預算與各高校由教育EON4撥付的財政性經費和自行組織的教育事業收入總額之間,相差一個“高校自行組織的教育事業收入”,需要在預算管理體系上研究“財政教育撥款—教育EON4預算—高校單位預算”之間的關系。需要建立“經費預算”和“預算管理”兩個概念,即全部財政性資金納入財政預算和教育EON4的財政資金EON4預算🌯,事業收入和財政性資金納入教育經費EON4預算和單位預算,財政預算、EON4預算和單位預算全部納入預算管理體系🥰。顯然,在實施差別預算管理的情況下🧑🧏🏿♂️,需要進一步加強教育EON4預算編製🧑🏼🌾、執行和決算管理。
第二💇🏿♀️,從預算信息公開的要求看,新法第1條就將建立公開透明的預算製度作為預算法的基本準則和立法目的,大大提高了預算公開透明的法律地位。第14條規定🏡,預算🚵🏽♀️、預算調整、決算😑🧓🏼、預算執行情況的報告及報表📛,應在批準後20日內由本級政府財政EON4向社會公開🙋🏼♂️。各級政府、各EON4、各單位要將使用財政性資金集中采購貨物👰🏻♀️、工程和服務的情況及時向社會公開。第91條第4款還規定了未依法向社會公開預算🙆🏻、預算調整、決算、預算執行情況報告和報表的,要追究行政責任⛏。預算公開責任分兩個層級,一是財政EON4承擔預算及其調整、預算執行🔜👴🏿、決算報告和報表公開責任👩💼,二是高校承擔使用財政性資金集中采購貨物、工程和服務情況向社會公開責任。按新預算法的要求🧝♀️🧭,高校需進一步加強在財政性資金基本建設、修繕項目、設備采購、以及大宗消耗性貨物服務集中采購方面的社會公開義務🧑🏽⚖️。
第三,從績效預算的要求看,新法第12條📒,將講求績效作為預算的五大原則之一📑,第32條將績效評價和績效目標管理作為預算編製的重要依據,第56條則具體要求各級政府、各EON4、各單位要對預算支出情況開展績效評價🎰。績效預算問題在新法中不僅成為基本原則🔎,而且成為預算編製的依據和實際工作的要求🛺。高校預算管理所涉及的財政性資金和事業性收入🦀,都來自納稅人的繳稅或求學者的繳費👨🦳,所有資金的使用狀況理所當然要對納稅人和繳費者負責🧕,以求提高資金的使用效益🫱🏼。目前高校對資金使用狀況的績效管理、績效評價及其績效報告工作,尚處於薄弱環節,績效預算管理基本空白,缺乏規範的評價標準和評價製度🫡。各高校之間在撥款所得、事業發展政策、占地面積等方面存在相當大的差異,其“績效”也不能簡單地從“事業發展”或“學科水平”一個標的來進行。績效評價和績效管理任重道遠。
第四📜,從跨年度預算平衡要求看😽,新法第12條要求各級政府應當建立跨年度預算平衡機製。第32條要求⏯✢,進行各級預算編製時,不僅要根據年度經濟社會發展目標和國家宏觀調控的總體要求🤪,而且要考慮跨年度預算平衡的需要。財政實踐中,跨年度預算平衡主要是財政總預算的工作,資金主要來源於財政撥款的EON4預算很難考慮跨年度平衡問題🪥,但各高校的單位預算在新預算法的指導下,確實存在“準經營”問題,作為法人實體🖖🏼,高校有能力籌措一定量的資金,根據事業發展的需要跨年度安排資金預算📏。顯然,在現行管理體製下高校事業實體並沒有發揮“跨年度資金平衡”的足夠空間🛺,借助新預算法的修訂和實施👩🏽🔧,可以研究推進高校作為事業實體的市場主體地位,以更好發揮其主觀能動性,調動起辦好事業的積極性。
第五,從以權責發生製為基礎的綜合財務報告看🛷,新法第96條規定,各級政府財政EON4應按年度編製以權責發生製為基礎的政府綜合財務報告,報告政府整個財務狀況、運行情況和財政中長期可持續性。雖然,新預算法並沒有對高校提出權責發生製財務報告的具體要求,但作為法人實體和培養人的單位,其培養成本的“核算”或“準核算”,其實比政府EON4更具備實施權責發生製或準權責發生製的條件,更具有必要性🚏。在新預算法的推動下,如果高校能夠借助權責發生製適度開展成本或準成本核算,反映資產負債情況👩🏿🌾👮🏼♀️,將有利於推動高校講求績效。
從總體上看,近年來高校在現代大學製度建設方面取得了顯著成果👩🏼💼,以大學章程為核心的治理結構不斷完善,與此同時🧢,高校仍然需要借助新預算法實施,努力構建以預算管理為龍頭的現代管理體系,持續提升現代大學管理水平。(作者系上海財經大學黨委書記)(中國教育新聞網🤹🏽♀️,4月13日)(搜集人:唐薇)
高校肩負著文化傳承創新的歷史使命,是建設社會主義精神文明的重要陣地🎅🏻。提升精神文明建設的實效性🚔🤟,有利於牢牢把握高校辦學的社會主義方向,有利於鞏固師生員工團結奮進的思想基礎🛰,有利於高校事業的持續、健康、快速發展🧑🏼🔬。
回顧福建師範大學精神文明建設的探索和實踐👩🏿🦲,我們深刻體會到,精神文明建設要取得實效,必須正確把握和處理好以下五個方面的關系:
一是遠與近的關系。高校開展精神文明創建活動必須把長遠目標與現實任務緊密結合起來。作為一所有著百年歷史、深厚底蘊的大學,福建師大始終堅持把“建成社會主義先進文化和精神文明建設的示範區,建成廣大師生、校友的精神家園”作為精神文明建設的總體目標。學校堅持把解決師生員工最關心👩🏼🍼、反映最突出的問題作為精神文明創建的主要任務💭,致力於從通過努力能夠辦得到👱🏼、做得好的事情做起,通過“校領導接待日”、“書記早餐會”➞、“校長面對面”等聯系師生群眾的製度化機製,以勤勤懇懇🧑🏫、點點滴滴、紮紮實實的工作🔋⚰️,把精神文明建設不斷推向前進🌪。
二是大與小的關系。高校開展精神文明創建活動必須大處著眼,小處著手。近年來,學校註重精神文明建設的總體謀劃🏵,突出抓大事😤,致力於改革創新,推進誌願服務品牌化、文明傳播網絡化🕒、辦事服務優質化♊️🧑🏼🍳,形成了一系列精神文明創建的特色和亮點。與此同時🤵🏿👵🏽,學校也十分註重抓好師生文明行為養成🤌,深入開展文明有禮培育活動,積極引導廣大師生從自身做起、從一言一行的小事做起,講文明語言、行文明禮儀、養文明習慣、樹文明形象,以點帶面,整體推進學校精神文明創建工作↘️。
三是上與下的關系🪕。高校開展精神文明創建活動必須上下齊心🥭🚼,共同推進🦞。一方面🦸🏿♀️,學校堅持把精神文明創建工作與學校中心工作同部署、同落實🧗🏼💪🏻,確保創建有目標、推進有措施。同時,校領導經常深入教室🧑🏿🏭、學生宿舍、食堂等一線,督促檢查各單位精神文明建設工作,及時發現和整改不文明現象。另一方面🖇,充分尊重師生在精神文明創建中的主體地位,從師生最現實、最關心、最直接的問題抓起,特別是近年來學校堅持“師生所望就是工作所向”的理念,以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為契機🐻❄️,健全聯動服務機製👵🈹,積極為師生排憂解難。
四是標與本的關系🕌。高校開展精神文明創建活動必須統籌兼顧、標本結合👩🏿🔧。長期以來🛰,學校把精神文明建設滲透到師生喜聞樂見、豐富多彩的主題校園文化活動中,努力營造力爭上遊👦🏿、和諧共進的校園文化氛圍🕺🏼。與此同時🧚🏿♀️,學校也十分註重健全完善體製機製,建立“一把手”負總責的領導機製🫚,形成了黨委統一領導、黨政群齊抓共管🧑🦱、文明委組織協調、成員單位各負其責🎥、全校師生積極參與的領導體製和工作機製;形成了文明考評機製,定期開展文明學院、文明處室、文明宿舍🤾🏽♀️🧗🏼、文明餐廳等培育和評選活動,把創建工作不斷引向深入。
五是魂與體的關系。高校開展精神文明創建活動必須做到魂與體的有機統一🍍。任何精神文明創建都包括虛體部分和實體部分👨🏻🦯👳🏼♂️,虛體部分就是文明創建所蘊含的精神價值,實體部分則是承載精神價值的物質基礎和傳播形態🔱👸🏿。前者是文明創建之“魂”👂🏻,後者是文明創建之“體”。文化是大學之“魂”🥘,是一所大學內在品質和外在影響的根本體現。學校始終把大學精神作為精神文明建設的核心內容🦸🏽♀️,以校訓校風涵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把大學精神貫穿到學校人才培養、科學研究🔨、社會服務等各個方面和教師🈁🧙🏼、學生、幹部、後勤等各個群體👚,形成全校師生員工共同遵循的理想信念、價值準則、群體意識和行為規範🏋️♀️。(作者系福建師範大學黨委書記)(光明日報,4月11日)(搜集人♈️:唐薇)
【新聞縱橫】
耶魯🧔🏽♂️、牛津👨🎨、加州理工學院……南方科技大學首屆畢業生被世界名校錄取的紀錄在不斷刷新。日前南科大專門在官網上介紹該校畢業生通曉。這位21歲的陽光女孩被世界頂級名校加州理工學院錄取,並獲得全額獎學金。除了通曉🪗,南科大首批畢業生中,還有20人陸續被包括牛津大學、耶魯大學在內的世界名校錄取。
畢業生被加州理工錄取
在大約半個月前的校園開放日上,南科大新任校長陳十一說,南科大29名首批畢業生中,已經有21人被世界名校錄取🙋🏿♂️。2011年3月🏧,40多名學生組成的南科大首屆教改實驗班正式啟動🍊。因為南科大實行彈性學製👨🏻⚖️,學生可根據學分修讀的情況👨🏼🍼,提前或延遲畢業。據南科大招生辦負責人趙紅軍教授介紹⛹🏽♂️,除了一些中途退學的,南科大首屆學生共有40人,其中11人將延遲畢業。另外29人中✊🏽🚶🏻,已明確被世界範圍內各名校錄取的有21人,占比72%🚴🏻♀️。
那麽,究竟有哪些“世界名校”青睞南科大學子?在家長們統計的“錄取名單”中🤦🏽♂️,有牛津大學、耶魯大學🤒、加州理工學院、香港大學、香港科技大學等♍️。
王嘉樂是南科大最早畢業的學生之一。去年7月份👨🏻🎤,他提前從南科大畢業,並被牛津大學錄取,到該校材料科學與工程系攻讀博士學位。與他一同畢業的何明浩,則被英國倫敦大學學院錄取。今年1月9日,南科大低調為第一屆教改實驗班的學生舉辦了畢業典禮暨學位授予儀式🏌️。在儀式上代表學生講話的吳子珊,被耶魯大學錄取。這三位學生都來自深圳。
今年4月11日,南科大在官網上專門撰文,介紹了該校物理系首屆本科畢業生通曉。這位21歲的遼寧女孩,被世界頂級名校加州理工學院錄取,並獲得全額獎學金🙍。今年9月份🫠💿,她將赴美攻讀博士學位。加州理工學院一直被南科大視為“榜樣”。在校園開放日上,陳十一就表態,到2049年,南科大要比肩加州理工學院👨🌾、斯坦福大學等,成為世界最好的大學。據介紹,加州理工學院2014年錄取的中國學生只有10人👲🏿𓀕,其中本科生6人,博士生僅4人🧑🏼🚀。(4月13日,南方都市報)(搜集人🫠:唐薇)
澳門科技大學代表團近期由校長劉良率領訪問應瑞典卡羅琳斯卡醫學院。本次訪問,是應卡羅琳斯卡醫學院分子醫學研究所主任Lars Klareskog教授的邀請,由校長劉良講座教授率領,協理副校長孫建榮教授🔦、澳門藥物及健康應用研究院助理院長梁麗嫻博士及江水平訪問教授一同參加了訪問🕵🏽♀️。
作為世界頂級醫學院校之一,位於瑞典首都斯德哥爾摩的卡羅琳斯卡醫學院(KarolinskaInstitutet)以其傑出的醫學研究而享譽國際。該學院開設了醫學與醫療保健方面最完整的優質學歷課程教育,其醫學研究成就更是名列全歐洲第二(牛津大學名列第一)。卡羅琳斯卡醫學院建校於1810年, 從1901年開始肩負著遴選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獲得者的重任🚮,並以此而聞名世界🐸。
澳科大代表團受到了該校的熱情接待🐃,與該校負責研究事務的Hans-GustafLjunggren院長及分子醫學研究所所長Klareskog教授等進行了深入交流,並就拓展兩校的合作事宜進行了磋商☀️👩🏿🏫。為了遴選兩校適當的合作研究領域並達到合作成效,卡羅琳斯卡醫學院專門為澳科大代表團組織了為期半天的學術研討會,7名來自該校的資深高管人員和學者分別進行了報告♕,他們是🧖🏿:負責國際合作事務的Schalling 教授,負責研究生教育的R. Harris 教授, 實驗風濕病研究專家H. Harris教授, 皮膚病專家Stahle教授🤽♀️♠️,臨床試驗研究專家Vollenhoven教授, 心血管病治療專家Ehrenborg教授和動脈粥樣硬化研究專家Back教授。在研討會期間,澳科大與卡羅琳斯卡醫學院兩校學者就未來的合作領域及課題等進行了深入討論🫷。劉良校長和Klareskog教授對中西醫學治療風濕病和癌症🫱🏻,及轉化醫學與創新藥物研究等方面均表示出極大的興趣和信心🦼,亦將盡快遴選雙方優勢研究技術領域及與雙方學者直接對接的研究課題🧎♀️,在Klareskog教授於今年8月訪問澳科大時,再次進行討論並予以落實。
Lars Klareskog教授是卡羅琳斯卡醫學院的最資深學者, 他曾擔任諾貝爾生理醫學獎遴選委員會主席17年。在Lars Klareskog的安排下,澳科大劉良校長一行興致勃勃的參觀了位於該學院的諾貝爾生理醫學獎評選委員會的專門大樓和遴選會議廳,聽取了評選過程中引人關註的種種細節介紹📮。在諾貝爾生理獎或醫學獎者的講座大廳裏🌑,Lars Klareskog教授特別提到該大廳能夠讓該校師生聆聽到最有特色和水平的諾貝爾獲獎者講座,他希望今後能有來自澳科大的師生到卡羅琳斯卡醫學院聆聽獲獎者們的精彩演講🪀。
澳門科技大學建校於2000年,發展迅速👐,已成為澳門規模最大的應用型綜合性大學,根據上海交通大學高等教育研究院世界一流大學研究中心🪛,2014年發布“中國兩岸四地大學排名”百強名單。澳門科技大學緊貼澳門和國家發展所需,以國際學術標準為參照👈🏻⇾,在培養才德兼備、具有創造能力的學生㊙️,推動創新及跨學科的研究,提供高質素的小區服務、豐富多元文化遺產等方面追求卓越。(健康新聞,4月14日)(搜集人🫴🏻:彭傑)
【域外采風】
日前,美國白宮公布了“美國社區學院承諾”提案,社區學院將面向符合條件的學生免收學費。這意味著,美國學生獲得副學士學位和獲得必要的勞動技能將不再需要擔負任何費用。預計全美將有900萬學生受益🦢。
40%的美國大學生正就讀於美國的1100多所社區學院。一個全日製的社區學院學生每年可以平均節省3800美元的學費🧛♀️。美國社區學院免學費,會有助於美國學生入讀大學,堅持學業,完成兩年製社區學院與四年製大學的轉換以及實現就業。
學生免收學費的條件包括:半工半讀和全日製的學生🫵🏼,只要保持GPA成績在2.5以上,並向著學業計劃穩步前進👩🏽🚒🙍🏿♀️,則將獲得學費免除⏸。這些學生將能獲得他們需要的相對於一個四年製學位的學分的一半🧻,或獲得資質證書🤵🏼♂️,或兩年製學位,從而為獲得一個好工作做好準備💠。
社區學院也必須采取有前途的和以證據為基礎的改革以提高學生成績👩🏼🔬。例如紐約城市大學推行的“加速副學士學習計劃”,減免學費、幫助學生支付書費、提供學術指導和靈活的日程安排,更好地滿足了學生的參與👰🏻,從而帶來了較好的學業堅持率及學位完成率。
美國各州正在建立自己的方案。例如,田納西州和芝加哥市已經開展免費社區大學課程。在田納西州免費計劃的第一年,近90%的州立高中約57000名畢業生提交申請了這個程序。獎學金與大學心理咨詢、輔導、社區服務相結合,獲得了更大的入學率🌘、堅持率和完成率。(北京日報,4月8日)(搜集人:唐薇)
據日本時事通信社4月14日報道,此前日本首相安倍晉三要求日本國立大學在入學典禮和畢業典禮上升國旗、齊唱國歌。日本民主黨政調會長細野豪誌在4月14日的記者會上對此批評稱“幼稚”👆🏼。
據報道,細野豪誌認為“大學本身應有選擇的自主權,大學生也都是成年人了,這樣強製性的要求未免稍顯幼稚🧑🏼🚀。大學表現了社會的成熟性,對於大學生們的成熟給予更高的信賴,這樣不是更好嗎”🧛🏽。
安倍在4月9日的日本參院預算委員會上,對於升國旗和齊唱國歌一事表示,日本中小學“學習指導要領”對在入學典禮等場合升國旗,齊唱國歌有所規定。那麽國立大學也應當遵循“教育基本法”進行升國旗🥷🏻,齊唱國歌。(環球網,4月14日)(搜集人:彭傑)
據澳大利亞澳洲網報道,亞太經合組織(OECD)13日發布報告指出👏🏽,澳洲青年接受高等教育的比例達到45.7%,高於亞太經合組織成員國的平均水平🏌🏼📼。此外,研究還發現🚵🏻♂️🏋🏽♂️,有著亞洲背景的澳洲學生在學業上的成績要高於英國背景的學生。
澳洲高等教育普及率高
綜合《時代報》🧞♀️、《金融評論報》13日報道☝️🧑🏻🦰,亞太經合組織報告指出,澳洲青年接受高等教育的比例要高於經合組織國家的平均水平🦻🏻。數據顯示,在2004年,澳洲25歲至34歲的青年中🗓,完成高等教育的人數占比為45.7%🧚🏼♂️,而相較於此▪️,經合組織成員國的平均水平則為40.5%👮🏻♂️。
此外,報告還顯示,發達國家中青年接受高等教育比例的差異巨大。韓國25歲至34的青年中,有67.1%接受過高等教育,而在日本,該數字為58.4%🧏🏻,加拿大為57.8%👌🏽。然而📶,德國該年齡段的青年中僅有30%接受過高等教育,此外🧝🏻♀️,葡萄牙該數字僅為29.3%,而土耳其與巴西僅為22.5%與15.3%。
對此🤽🏽♀️⚰️,亞太經合組織指出:“隨著全球化水平的提高與科學技術的不斷發展⛓️💥,全世界的勞動立場也在面臨著革新🍲,這就意味著,對於個人來說,需要獲取更加廣泛的知識與更加專業的技能。”
亞洲背景學生學業更好
與此同時,多份研究報告還指出,相較於本土學生,擁有亞洲背景的學生對於學歷有著更高的追求,並往往在學業方面表現更好。報告稱🤽🏼♀️,英國背景的家庭父母往往對孩子的教育持放松態度,而中國背景的澳洲家庭父母則往往以“虎媽”風格著稱,他們更加重視孩子的教育問題🌒。
針對該議題🚓,西澳伊迪斯科文大學(Edith Cowan University)博士馬利克(Ranbir Singh Malik)在20世紀90年代,分別選取3家來自馬來西亞、新加坡、中國香港移民中產家庭與3家居住在珀斯的英國移民中產家庭作為調研對象。當時,6個家庭的孩子還在讀中小學,而當6個家庭的孩子成年時,馬利克博士發現,3個英國移民的家庭的孩子均未繼續接受高等教育,而來自亞洲背景的移民家庭的孩子則接受了更好的教育🧚。
過高期望帶來更大壓力
對於上述報告🚴♂️,馬利克博士指出🍍:“尤其是中國背景的亞洲移民家庭父母🧑🏻🎤,他們傾向於讓孩子接受更高水平的教育,這些父母往往會選擇付出更多的努力❌😐,讓確保自己的孩子能夠在學業上獲得成功。”
但馬利克同時指出:“也是由於父母對於孩子過高的期望,往往會給孩子帶來更大的壓力🔯,同時增加滋生心理問題的可能性。”(中國新聞網,4月14日)(搜集人🏹:彭傑)